首页 >> 金素梅

中国已通缩升值需谨慎顺差30的压力0分切压痕机

拜客娱乐网 2022-09-02 18:49:32

中国已通缩 升值需谨慎 顺差30%的压力

汇率中期面临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华夏时报编委冉学东

贸易顺差大增,进出口严重背离,人民币汇率中期承受较大升值压力,而长期却出现较大的贬值压力,这是人民币汇率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量大作用力。

8月份,我国进出口总值3670.9亿美元,增长4%,其中,出口2084亿美元,增长9.4%;进口1586亿美元,下降2.4%;贸易顺差498亿美元,扩大77.8%。

前8个月,我国进出口总值27663亿美元,增长2。3%。其中,出口14834.6亿美元,增长3.8%;今后12829亿美元,增长0.6%;贸易顺差2005亿美元,扩大30.3%。

贸易顺差30%的增幅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可见一斑。

关键的问题是,这个顺差的扩大,并非外贸出口有相应的增幅,而是进口出人意料的下降,进口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的价格在下跌,但是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需求疲弱,经济疲弱导致进口价格下跌,并加剧了进口总额的下滑。

人民币汇率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经济疲弱,但是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却很大,这就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。

从出口的结构来看,我国出口主要是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,今年前8个月,对美国和欧盟累计出口额为3540亿美元和4040亿美元,同比增长7.0%和10.9%。

可以看出,尽管欧盟经济今年再次陷入衰退,欧洲央行实行量化宽松和零利率,但是欧洲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仍然很大,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显然是中国商品的价格低,表明尽管这两年中国外贸企业经受了相当大的压力,许多企业关门倒闭,但是在严峻的市场需求和成本压力下,许多企业经过技术升级和经营管理,其产品成本仍然很低,质量提高,尽管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家正在奋起直追,企图代替中国低廉的出口产品市场,显然,这个目标还远远没有达到,也许还差的比较远。

也就是说,在欧洲经济低迷时,对中国产品需求仍然如此旺盛,经济复苏后,其产品需求将仍然不会减弱。

目前中国经济的这种顺差状况,被称为衰退式顺差,就是人民币汇率面临量大相反的作用力,一个是经济疲软,这是向下的拉力,而顺差扩大,又是向上的拉力,显然后者对人民币目前的影响更大,也就是说,至少从外汇收支角度讲,人民币在中期还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,但与此同时,从长期而言,经济的疲弱,由让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。

看来,作为一个巨型经济体,随着其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,其汇率的转型面临极大风险,因为作为人民币这样的经济体,其汇率的转型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,它每走一下步都会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,而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颇为复杂。

人民币现在面临的问题是,在目前三大经济体中,除了美国在强劲复苏,欧盟和日本经济都还在衰退,摊位维持超低利率,逼迫国际资本进入香港和中国大陆套利,因为中国大陆目前的股市估值较低,而且利率较高。于此同时美联储正在考虑何时加息,这对国际资金的流动也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。

今年2月份,人民币突然开始贬值,央行的解释是,人民币今后将走向双向波动,结束单边升值状态,而大多数市场人士的解读是,人民币的贬值是由于央行要狙击进入中国的逃离热钱。

事实上是,今年2月外贸出现罕见的巨额逆差,这是人民币贬值的重要基础,四维宏观金融智库(FHT)认为,即使央行有意要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,也必须是顺应市场,当时中国经济下滑明显,外贸顺差有所调整,市场的预期已经分化。

而人民币汇率到了今年5月初又开始持续的升值,目前已经升掉了大约从2月份以来一半的贬值幅度,从2月开始的市场观察,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的确在缩小,这从外汇储备的大幅收缩就能看出来,那么未来央行对人民币还会放任升值吗,或者按照其承诺的双向波动,再让人民币贬值,这的确是目前无法回答的问题。

无论如何,未来人民币走势将更加扑朔迷离,企业的财务压力将会更大。

中国已经通缩 人民币升值需谨慎钮文新博客

说中国在通缩边缘着实有些“客气”了,而实际已经发生通缩。从8月份当月的数据看,尽管CPI环比上涨0.2%,但那是食品价格上涨0.7%所致,而非食品价格则是下跌0.1%。从PPI的角度看,在经历了连续4个月的跌幅收窄之后,8月份再次出现扩大,而且环比扩大0.3个百分点,这不是一个小幅度。

一位国内一线券商研究机构的宏观分析师在接受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采访时,提前透露了8月份的M2数据,该机构原本预计8月份的M2增速应该在13.5%左右,但实际上,“8月份M2增速只有12.8%,远低于我们的预期,这个数据是否还会进行调整?”。从12.8%这个增长绝对数看,并未超出合理范围。但关键是趋势很不好。我们注意到,8月央行并未刻意收紧货币供给,但货币供应量却在“自动下降”,这才是重要的问题。

可以负责任的说:以上数据说明,中国经济需求端已经明显出现疲弱之势。有人认为:房地产投资趋势性向下,新经济规模尚未大规模形成,政策回归“新常态”后,基建投资和财政支出放缓导致实体有效需求下降。经济下行导致符合风控要求的企业数量减少,房地产开发贷审慎和同业创新活动放缓导致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。二者共同导致货币创造内生性减弱。

这种说法可以说“对”,也可以说“不对”。说“对”,是因为这些的确是不容否认的经济现象;说“不对”,是因为他们没有说出这些经济现象的背后,实际是货币“机制性收缩”导致经济恶性循环的必然结果。

如果依然还是不理解、不承认中国货币政策已经落入“机制性收缩”的陷阱,这一“机制性收缩”必然导致经济下行压力没完没了,直至中国经济在恶性循环中崩溃而犯下历史性的错误。那会让一切改革成果付之东流,股市的作用无以发挥,老百姓的财富被大量消耗,国内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压力会不断加大等等。

所以,我们从思想上就不能认同所谓“三期叠加”——经济增速的换挡期、转型升级的阵痛期、前期政策的消化期,更不能把“三期叠加”的后果确认为“新常态”。这是严重的误导,是引导政策只关注改革,而放弃需求引导,任由经济恶性循环继续新自由主义“宿命论”。对此,我们务必要提高警惕。

在技术上,核心是要破解“货币政策的机制性收缩”。要做到这一点,就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问题。我认为,“让市场供求决定人民币汇率”的提法本身就是错误的。理论上说,汇率至少存在四大决定因素:各国经济基本面的比较,利率平价,购买力平价,然后才是市场供求。既然如此,怎么能够无视其他,尤其是无视经济基本面对汇率的决定作用,而一味强调市场供求决定?必须要看到,前不久人民币的一轮贬值,说是央行有意为之,其实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、房地产泡沫崩溃产生怀疑,而央行不得不放宽货币的结果。

问题是,难道只有等中国经济崩溃,人民币才有贬值的可能?否则就要没完没了地升值,直至中国经济崩溃?这不是一个“死循环”吗?日本、东南亚的经济、金融危机不都是其本币被严重高估的后果吗?难道中国也要步其后尘?太危险了,我们必须要找到破解之道。

上一篇:欧洲经济腥风血雨 复苏不能靠杀富德国下一篇:中国经济转型两大重点:环境和出口

颈动脉有点狭窄日常应该注意什么

太原粟匠疹医院

抑郁症西安哪个医院好

今日热搜广州患慢性荨麻疹应该注意什么

南宁市哪有心理科医院

友情链接